在 #鄉下創業學 節錄的文章裡,我提出疑問並沒有說出答案,目的是為了讓讀者參與思考找出各種可能,而不是由誰來決定哪種方式才是正確。
針對山崎亮先生說的:「不是 #打造出只讓一百萬人來訪一次的島嶼,而是規劃出能讓 #一萬人造訪一百次的島嶼。」?
我心裡是這麼想的:「先不要只想著哪一種才是正確答案。練習捨棄尋找句點的解方,多利用問號來思考問題到底是怎麼樣。」
二個算法,會有相似也相異的答案。
沒有說明待的時間多長,那麼若以旅客都只待一晚來計算,其實無論是來一百次也好,或者只來一次也罷,在資源耗費上都是一百萬人次的旅客總量。
一百萬人來一次的行銷方式通常是製造新奇引爆流行,只要有媒體的亮點就能夠吸引人們跑來沾過就好,這是行銷成本高營運成本低的作法。
而一萬人來一百次的模式是創造與地方之間的情感連結,使人一來再來。一百次應該是種理想,旅行者若是喜歡旅行那麼就會想要嘗試不同地方的體驗,幾乎不太可能去一個地方旅行一百次的可能。
就算有,也會是極少,非常非常非常的少。
一個開發成本高,一個客服成本高。
那如果新答案我們這樣想著呢?
有 #一萬人會在人生中願意來這個地方旅行十次、#每次停留十天彷彿是過生活一般享受在地,是否這個折衷的方案有可能會是更好的答案呢?
你的想法是什麼呢?
#停留時間越長營運成本就越低
#停下來感受生活就可能產生感情
#一有了感情下次就是回來而不是來